19489月,应解放战争需要大批各类人才,贺龙元帅在山西临汾成立了西北军政大学。19495月,西安解放,西北军政大学进驻西安后下设军政学院、财经学院、艺术学院。19501月,西北军政大学停办并迁至重庆,与西南军政大学合并,而艺术学院改名为“西北艺术学院”。

西北艺术学院坐落于西安南郊的兴国寺(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少陵原畔夏侯村西、东西杨万坡之间)。开设了5个专业,分别为文学系、戏剧系、音乐系、美术系和民族舞蹈系。1953年,西北艺术学院改建为西北艺术专科学校,音乐和美术两个系保留,文学系合并到兰州大学,民族舞蹈系回到新疆成立了新疆艺术学院,戏剧系合并到西安电影制片厂、陕西省人艺、西安话剧院。1956年音乐和美术系又分建为西安音乐专科学校和西安美术专科学校。1960年,西安音乐专科学校正式升格为西安音乐学院,校名沿用至今。

学校建校之初,教师资源紧缺,民乐方面,只有擅长演奏唢呐的老艺人冯老(名字不详)及秦腔打击乐邸仲春先生。因为教师缺乏,学生们都是自学,同时向民间艺人学习戏曲、民歌和曲艺。民乐的第一位学生是扬琴专业的任英先生,毕业后留校执教。1952年,先后又调入了民间艺人张宝义先生(三弦)和油达民先生(二胡)。至此,民乐专业开设了三弦、扬琴、二胡三个专业,鲁日融(二胡)就是当时的学生。

1954年,鲁日融先生毕业留校,并担任了民族乐器教研室组长,1955,与油达民先生发起组建西北艺术专科学校民族管弦乐队,1956年开始筹建民乐系,1957年正式成立民乐系,鲁日融先生任民乐系第一任主任,邸仲春先生任第一任民乐系书记,开启了西安音乐学院民族器乐发展的纪元。

建系之初急需教师,当时系领导的远见,并由吕骥先生等几位大家推荐,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又先后调入了高自成(古筝)、王沂甫(扬琴)、刘长生(唢呐)、杨少彝(琵琶)先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增设了古筝专业、唢呐专业和琵琶专业,完善了各自专业的教学体系,可以说撑起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的学科建设,并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师资力量和演奏人才,为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元老们的努力下,尤其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相继培养出具有实力的优秀毕业生,他们迅速成为民乐系中坚力量,并培养出当时在全国民乐界响当当顶尖人才,在此期间,已同时在作品创作、音乐表演、乐队合奏等方面出了一大批人才和经典作品,自编教材层出不穷、学术交流蔚然成风,国内顶级赛事频频获大奖,教学与实践相得益彰,秦派二胡和秦派古筝已初具规模,成为民乐系特色专业,民乐系的专业设置增加到了14个专业方向,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可谓经历了“黄金时代”。

九十年代,民乐系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期。经过了百十年代的辉煌期,民乐系在师资力量、学科建设、乐团发展等方面有了较深的积淀,因此在这个时期,发展比较顺畅,师资队伍有了梯队建设,教材不断出新,优秀作品也不断的涌现,除了“秦派二胡”、“秦派古筝”这两个优势学科外,其他学科也不断发展,齐头并进,培养出来的学生分布在各大乐团、高校和民乐教学的第一线。

迈入新世纪,民乐系也进入了攻坚突破期。在新时代中,民乐系的学生数量剧增,规模扩大,面对数量增加、质量下滑的状况,民乐系坚持创作实践型人才培养,专业精英型人才培养和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定位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努力目标,以培养高水平的专业型、创新型艺术人才为办学高点。依据民乐系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将“挖掘民乐高精尖人才、着力培养复合型民乐人才、凸显陕西地域音乐文化特色、争创全国一流音乐院系”作为民乐系办学的定位。在明确定位和目标的同时,民乐系完善了各专业教师配备,大量贮备和培养青年教师,完善学科建设,应发展需要设立了合奏课教研室,新增了排箫专业方向,这也是全亚洲第一个开设此专业的音乐院校,举办了中国民族民间器乐展演活动;国际排箫艺术节;陕西省秦筝艺术节;陕西省竹笛艺术节;8场陕西省民乐终身成就奖音乐会;陕西省新年音乐会;二胡、扬琴、琵琶学术论坛等重大活动,整合资源,精心打造了“八音繁会”、“秦风雅韵”等优秀的民族室内乐音乐会。民乐系新时代“走出去,请进来”的治系理念,呈现出全系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和办学思路,积极践行“一流专业”建设,突出“秦风”特色,融入时代气息和新的思维,展示民乐系教学团队的综合素质以及在新时代重视特色传统文化传承、与时俱进、国际化视野的民乐系建设发展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