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传统 多元并存
2022年11月25日上午,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合奏教研室邀请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教学研究室主任朱晓谷老师举办了《民族乐队组合形式》学术讲座。朱老师主要围绕民间传统组合、现代组合以及组建乐队的原则等核心问题展开了详细且充实的理论讲座。
朱晓谷老师从民间传统组合形式引入,讲解了江南丝竹、河北吹歌、西安鼓乐、新疆手鼓、十番锣鼓、吹管乐队等六种民间乐队的组合形式以及音乐特点。讲到传统乐谱:弦索十三套以及河南板头曲在民族器乐组合形式中的历史意义与研究价值。
讲座由传统组合讲到现代组合,在现代组合中,朱老师提到:1.小型乐队组合;2.重奏组合;3.中型乐队组合;4.大型乐队组合;5.仿唐乐舞组合;6.戏曲乐队;7.丝弦五重奏;8.地方特色乐队(贵州芦笙、新疆冬不拉等),主要从八个方面总结了现代民族乐队的组合形式。
最后,朱晓谷老师结合目前民族乐队各种组合形式的现状,讲到民族乐队组建的三大原则,主要是:平衡音色、平衡声部、平衡音响。对于不同的民族器乐所组成的不同形式,如何在音色、声部、音响方面做到平衡?包括各种组合形式的编制、摆位、声响控制等,对演奏员以及声响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场讲座朱晓谷老师梳理了从传统至现代的民族器乐组合形式,并谈到目前组合形式待解决的问题,在为我们讲座的同时也提出了问题与思考,启发我们对民族器乐组合形式有了新的认知与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