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5日下午四点,在西安音乐学院学术厅举办了“传统经典、地域风格——民乐系弓弦教研室教学与实践系列音乐会”,西安音乐学院艺术实践处处长刘宝玲担任音乐会导聆。此次活动由民乐系及弓弦教研室策划并主办。民乐系主任呼延梅文、系书记王炜、副主任樊艺凤、弓弦教研室主任牛苗苗等领导和老师出席了音乐会现场。音乐会还邀请到:西安音乐学院前副院长、“秦派二胡”创始人鲁日融,民族音乐学家乔建中,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徐光明、秘书长李降英,陕西省广播民族乐团团长宋小雷等业内的领导及专家。
本次音乐会,最大的特点在于:一是“青年教师专场”;二是“传统与地域风格”。时至今日,二胡表演艺术在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下,紧贴时代的步伐,大胆创新、与时俱进,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可以说,越来越“现代化”。容易受到潮流之风感染的学生们对传统经典、以及地方特征浓郁的风格类作品慢慢的减少了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教研室主任牛苗苗副教授就提出,音乐会以传统经典和地域风格作为主题,让青年教师上台为学生做好演奏示范和艺术思想的引领。这样的策划和安排,可谓是用心良苦。
音乐会由湖南花鼓风格的《茶乡新歌》作为开场,演奏者是青年教师郭琴星。他的演奏热情洋溢,并在乐曲中展示出:“快速连顿弓”以及“自然跳弓”等高难度技巧。
青年教师范婕演奏的《弹乐》是一首无千斤二胡独奏,在定弦上降低了一个八度,并且内外弦采用了八度关系,这给演奏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范婕以她细腻深情地演奏和游刃有余的表演,将评弹音乐中的琵琶与三弦模仿得惟妙惟肖。
《渭北叙事》是由西安音乐学院已故二胡教育家张怀德教授创作的一首陕西风格浓郁的“秦派二胡”经典作品。演奏者青年教师李红安在就读本科期间师从张怀德教授,可谓是得到了真传。他的演奏深沉大气,抒情感人。
《河南小曲》是一首经典的河南风格二胡作品。此次音乐会上,青年教师张金玲选择了独具河南特点的曲胡作为独奏乐器。曲胡的把位很大,左手的演奏技巧与二胡也有很大不同,这些都是演奏者表现音乐的障碍。但张金玲以她娴熟的演奏技巧和对河南风格音乐的深刻理解,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了中原人民的朴实和幽默。
青年教师王寒曾在2002年的“龙音杯”上以一曲《一枝花》荣获“传统曲目演奏奖”并获得少年组的第一名。本场音乐会上再次演奏这首他的保留曲目,王寒的表现可圈可点。饱满的音色和富有感染力的揉弦,表现出了山东人民爽朗豪迈的性格。
《红军哥哥回来了》是一首经典的陕西风格板胡独奏,乐曲以“碗碗腔”音乐为素材改编而成。担任演奏的是青年教师赵昭,他的演奏极富张力,时而粗狂豪放、时而细腻委婉,恰如其分的表现了乐曲所描绘的场景和人物的内心情感。
《南腔北调》是我院金伟教授根据《秦腔主题随想曲》和《江南春色》两首二胡名曲的素材,编创而成的一首二胡二重奏,展现了“南北碰撞”、“南北共融”的独特艺术魅力。由青年教师郭琴星、张金玲分别担任两个二胡独奏声部的演奏。
音乐会的最后,一曲《赛马新编》将整场的气氛推向高潮。所有参演的青年教师和部分学生共同上台。一曲弓弦乐合奏,既保留了二胡原有的魅力,又展现出多声部思维,“一唱一和”、“此起彼伏”,赢得了全场观众热情的掌声。
本次音乐会不仅是一场高水平的音乐盛宴,也是一堂生动的“专业课”。民乐系弓弦教研室把艺术实践作为教师展示和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活跃了学习气氛,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近年来,在系主任和教研室主任的领导下,弓弦教研室在学术研究、教材建设、音乐创作、教学实践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