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和韵舞台风、寓教于艺弓弦情
2015年11月23日晚,“弓弦之夜——牛苗苗师生民族弓弦室内乐音乐会”在西安音乐学院艺术中心上演。 陕西省教工委书记李仲为,学院党委书记李映方,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孙卫国,纪委书记王平,副院长韩兰魁,党委委员、音乐教育学院院长冯力斌出席音乐会。学院教授鲁日融、罗艺峰、白陆平、特聘教授乔建中、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张效敏、陕西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徐光明等一千多名观众观看了演出。
音乐会上,由学院民乐系二胡演奏家牛苗苗老师领衔,与其学生为大家呈现了一场融合多种音乐风格的、作品体裁及演出形式的精彩表演,可谓中西合璧、传统民族性与时代感兼具的佳作,更是近年来学院以二胡为代表的民族弓弦乐器教学与舞台实践的一次较为全面的展示。
伴随着一首《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浓郁的新疆塔吉克民族风情,音乐会拉开了帷幕。此曲由二胡演奏家、教育家刘长福改编自刘天华的同名二胡曲,取材于歌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笛子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以及塔吉克民族的音乐素材。演奏中,两位演奏者技术全面而规范,配合着钢琴的伴奏与手鼓具有民族风情的特色节奏,向听众展示出一幅美丽草原上塔吉克人民载歌载舞的生活情境。在第一部分富于歌唱性的旋律之后,手鼓将作品引入热烈奔放的快板段落。最后,在一片热闹欢腾中二胡演奏以规范而精湛的技艺结束全曲。
接下来由手风琴参与的两首乐曲《暴风雨》与《花儿变奏曲》,是本次音乐会中独具特色的一组表演。二胡“邂逅”手风琴,两种富于性格魅力的音色,如何即保留个性又共同营造音乐意境,成为听众的期待。《暴风雨》原曲由法国人安德烈阿斯蒂尔创作,经过改编后以四把二胡携手一架手风琴,共同演绎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和黑暗。而另一首改编后的作品《花儿变奏曲》,由两架二胡和三架手风琴共同演绎。乐曲在原有听众熟悉的主题音调基础上发展变化,一开始由二胡和手风琴衔接演绎简短的引子,之后二胡由弱渐强悠扬的奏出主题旋律,同时敲击手风琴的琴身呈现手鼓的节奏,全曲多处运用手敲击手风琴琴身和弓弦敲击二胡琴身使节奏更丰富更具民族特色。
接下来上演的作品,可谓本次音乐会的一个亮点之作——由牛苗苗与郭琴星两位在西安首演著名作曲家刘文金的《如来藏》。这首作品原本是作曲家无伴奏套曲《如来梦》中的一首。而在当天的音乐会上,则分别以牛苗苗的低音胡琴与郭琴星的二胡、并结合钢琴的伴奏共同呈现,从演出形式已具有了相当的突破与挑战。据悉,此曲是刘文金先生根据愚溪先生的文学作品《袍修罗兰》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所分别代表或象征的“天然属性”谱写而成,具有较深的思想性;而在音乐素材上,则借用江南丝竹、评弹及其它民间音乐的元素。演奏中低音胡琴和钢琴的加入使乐曲在听觉上更加丰富,更具新意。作品一开始,是一段以泛音走出的缥缈的引子,将人们带入“不生不灭”的宗教之境,接下来,乐曲的主题带着从容和祥和徐徐而入,令人叹服。牛苗苗老师的演奏气息灵动,指法精巧,音色多变,韵味十足,江南烟雨朦胧的景象油然而生,点点禅意如影随形,净化了在座每一位观众的心灵。琴音落地,观众方如梦初醒,掌声如潮水般久久回荡。
之后上演的二胡四重奏《流浪者之歌》由二胡演奏家严洁敏改编自同名小提琴曲。该作品旋律极富性格并具有很强的炫技性,表现了吉普赛人热情奔放、放荡不羁的性格和颠沛流离的流浪生活。而且作品前后两个主要段落哀怨与奔放,产生的强力的对比反差与艺术表现力一直为人们所称道。演奏中,四位演奏者们时而两两对话,时而众乐齐鸣,彼此精湛的演奏水准和默契的配合,将作品热烈的情绪和吉普赛人奔放豪迈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随后牛苗苗老师领衔带来极具陕西地方特色的《秦腔主题随想曲》.此曲是1958年赵振霄和鲁日融两位教授以秦腔曲牌为素材创作的民族管弦乐曲,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被誉为“秦派”佳作。此次音乐会上演奏的版本则为鲁日融先生重新编配的四重奏,由古筝、扬琴、二胡、大提琴四件乐器重奏。几位演奏家们技巧潇洒娴熟、音乐风格细腻传神、气韵流动极富张力和表现力,以手中的乐器为画笔蘸着心中浓浓的爱用点点音符连成的线勾勒着脚下这片多情的黄土地。主题旋律由四件乐器交替变奏,使这首具有戏曲版腔体的循环体曲式乐曲完美的展现了中西融合趣味盎然的效果。
接下来由牛苗苗老师包括附中、本科及研究生在内的专业学生组成的“舞动弓弦”组合和高伟老师共同合作演绎了两部首演的弓弦室内乐作品,分别是冯季勇老师编配自周煜国同名筝曲《云裳诉》以及专为二胡创作的小型室内乐《塬》。《云裳诉》原曲是在筝曲《乡韵》的主题音调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一首筝乐作品,音乐运用了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的特性音调,迂回百转,细腻绵长。本场音乐会将此曲重新编配为民族弓弦室内乐的演奏形式。《塬》则是作曲家高弘扬、邹航以陕北民歌信天游《赶牲灵》为主题加以变奏发展而成的。在领奏牛苗苗老师的带领下,“舞动弓弦”组合以完美的演绎勾勒出林立在黄土高坡上的民风民情。
音乐会正式作品的最后一首《广东音乐连奏》,则将之前浓郁的西北音乐拉至色彩明丽斑斓的南国风光。该曲由胡伟立将著名广东音乐《旱天雷》、《平湖秋月》、《步步高》、《彩云追月》、《娱乐升平》以联奏的形式重新编配而成。演奏中,无论是最开始以《旱天雷》为主题的放慢加花等技巧,还是接下来《平湖秋月》中运用二胡温润如玉的音色描绘流江南夜色,还是最后以明快的节奏伴着《娱乐升平》的旋律带出一片祥和之气,都令现场听众陶醉不已。
音乐会正式曲目结束后,在听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按照惯例演奏家们加演了罗马尼亚民歌《春天》。作品曲调活泼旋律奔放,乐曲的快板要求演奏者要有高超的二胡演奏技巧。弓弦短分弓和跳弓的运用使弓弦灵动的飞舞,手指灵活的游走于各把位间。最后,音乐会在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气氛中结束。
通观整场音乐会,无论是作品的风格、技法上的丰富程度、演出形式的多样性,还是所有演奏家高超的表演水准,都可谓近年来西安音乐学院、乃至整个西北民族器乐教学与演出实践的上乘之作。同时,本场音乐会以师生共同努力完成、特别是演出体裁侧重于重奏与乐队组合这一形式,更引发人们的思考:在长久以来的民族器乐的教学中,“重教学轻实践”、“重视独奏而忽视重奏及室内乐组合”等观念,近年来一直是专业器乐教学领域中关注与反思的话题。较之于独奏训练,重奏及乐队组合的学习与训练,除了同样对演奏水平的要求之外,还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与诠释,音色的个性与融合,以及演奏者演奏过程中的彼此聆听与配合等,都提出了更新与更高的要求。而从当天的音乐会中,我们通过牛苗苗老师带领的众多学生通力合作,在演出实践中给予的完美呈现则有力的回答。此外,在整场音乐会的背后,无论是原有作品的重新组合与改编,还是新作品的委约创作,这背后克服的重重困难与付出的艰辛努力,也不应被忽视——而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更印证了本场音乐会的可贵之处!
重奏《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
四重奏《秦腔主题随想曲》
四重奏《流浪者之歌》
双胡琴与钢琴三重奏《如来藏》
牛苗苗领奏《塬》
广东音乐演奏
“舞动弓弦”室内乐演奏